感恩的時刻2010.8.8

感恩的時刻


    今天是父親節主日,我因家父九十歲大壽舉家返南慶生,同時在我幼年生長的台南真光教會講道,在此祝福各位爸爸們父親節快樂!


    我家女兒為爺爺九十歲大壽製作慶生賀卡,發給我們每人一張小卡片,寫上祝賀的話。我簡單的寫下「感謝老爸以全心的愛,任勞任怨地陪伴我們長大,你是我心中的英雄和榜樣,我以做你兒子為榮。我愛你!祝老爸九十大壽福杯滿溢!」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將對父親的感恩和愛意表達出來。


    我父親老家安徽,自幼顛沛流離,家中排行次子。日本侵華時,家鄉鄰里唯恐日軍屠村,乃組逃難團向大後方避難。由於他大哥先天跛腳又早逝,我祖父更早逝,我祖母就派父親加入家鄉的逃難團,為要使周家留後。輾轉逃難至重慶後從軍,陸軍官校十九期畢業,好不容易八年抗戰結束返鄉。沒想到接著國共之爭,山河變色,從此與家人分隔兩岸。在那段戒嚴歲月,與母親及弟妹音訊中斷,後來間接得知我祖母過世。直到後來兩岸開放探親,才返鄉見弟妹略解鄉愁,但難解戰爭歲月所帶來親情永隔的遺憾。


    父親隨軍來台後,當時國民政府大勢已去,反共抗俄統一中國等,淪為難以實現的精神口號。父親漸漸接受需長期落腳的事實,乃以中年之齡與母親結婚,生兒養女落地生根。父親為人誠懇務實,母親雖只小學畢業,但與父親同心,傾全力將我及三個妹妹培育至大學畢業。後來我進華神讀了道學碩士,三個妹妹也都從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,均有穩定工作及美滿家庭,聊慰他們在愛中無私的付出。


    父親一生的飄離,使他更珍惜家庭的可貴,後來八二三砲戰後即申請早退,傾全力照顧培育四個子女。加上母親眼睛日漸失明,使他更需加倍勞苦,才能給家人基本的安康舒適。所幸父母結婚時均已信主,不只在難處時禱告,我自幼到今印象最深的是,父母每日早晚一定同心禱告,數十年如一日;全家大小裡裡外外,大事小事無


不祈求,我們常戲稱兩老每天必修的作業就是「早點名,晚點名」!連我自己都沒每日為我家三個小孩禱告,但我確知我爸媽每天早晚,一定為他們的孫子們代禱。 


    父親另一項令我們子女佩服得五體投地的習慣是「運動」,是日復一日持之以恆,而非兩天打魚三天曬網。他每日晨跑,每週游泳從不中斷,才能有今天九十高齡仍身強體健,神采奕奕。我看他一定是百歲以上的健康人瑞,從他身上,我看到健康的秘訣是「運動」和「喜樂」。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;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」(箴17:22)。


    中國人說「養兒方知父母恩」,父親的德性是孩子最好的財產。父親顧家參與家事,省吃儉用,刻苦耐勞,我多少受他影響。我從小看倒垃圾是父親在做,也可能是母親視力漸盲無法分擔,我就以為倒垃圾一定是男人的事。我家兩個女兒比較高貴,可能嫌髒嫌臭,就與這項家事保持距離。我告訴兒子,我們周家的傳統是男人倒垃圾,我兒子好像也認為理所當然地有樣學樣。


    我看聖經雅各算是不錯的族長,以利算是夠格的祭司,撒母耳是傑出的士師,大衛是卓越的君王,但他們都是失敗的父親。有句話說,「世界上沒有一種成功,能夠取代家庭的失敗」。今日的家庭充滿了「缺席的父親」或「遙遠的父親」,男人並沒有做稱職的一家之主,以致從家庭問題帶到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。與其要「浪子回頭」,不如先要「浪父回家」。


    聖經舊約結束在瑪拉基書,最後的經節說,神在末後的日子要差遣使者,「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,免得我來咒詛遍地」(瑪4:6)。值此父親節時,祝福每位父親,「父愛不缺席,浪父快回頭」!也願男人成為屬靈的頭,「我願男人無忿怒,無爭論,舉起聖潔的手,隨處禱告」(提前2:8)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與父親們共勉的牧師 周學仁  2010.8.8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逝者已矣,生者如斯

我參加了超讚的TD營會

歡迎GMI總裁金光信牧師及李保羅院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