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上帝手中的一副牌」標籤的文章

感謝的心 (第二十七張牌)

圖片
  (波拉克山坡Polock Hill)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感謝的心     能夠如願以償的回到波拉克山坡(Polock Hill),讓那片美景再一次觸動我們的心,在記憶裡留下美麗的腳印,有許多必須感謝的人和事。       首先,要感謝麥黑德旅客服務中心的職員。是他,把『艾斯木探勝』介紹給我,否則,我們很可能錯過這個機會。     其次,要感謝阿華。如果半路上她沒有提議到車頂上看看,我們可能一直坐在底層,以那些平面的、二度空間的畫面為滿足,無法感受到這片風景真正的魅力。     還有,要感謝晴朗的天氣。如果那天是陰天,一切將會不一樣,也許,我們只是靜靜的走過,永遠不知道自己和一個夢境擦身而過。是陽光神奇的魔力,把原野上的色彩全然喚醒,讓它們淋漓盡致的釋放出來。     最後,要感謝那位能夠了解我們、體貼我們心意的司機。       巴士300的車型和『艾斯木探勝』一樣,也是雙層的、Open-Top的巴士,從麥黑德(Minehead)行駛到有小瑞士之稱的林茅斯(Lynmouth)。     上車買票時,我告訴司機:「波拉克,兩張!」     到了波拉克,司機看我們一動不動的坐在那裡,好意的提醒我們:「兩位不是要到波拉克嗎?這裡就是,妳們的站到了!」     我告訴他:「我想到上面去,Polock Hill,可以嗎?」     「可是,上面沒有站牌……」     我想,當你有一種很強烈的渴望,很想完成一個心願時,那種眼神是可以感動人的。司機接受了我的要求:「好吧,我讓妳們在山頂下車!」    (波拉克山坡Polock Hill)       Polock Hill...

有福的眼睛 (第二十六張牌)

圖片
  (艾斯木探勝Exmoor Explorer)        有福的眼睛     站在麥黑德海邊的公車站牌前,我的腦子一片空白。     剛才,從聖馬可路(St. Michael´s Road)慢慢走下來,一面走一面欣賞路旁風景,忘了今天是星期天,車班很少。現在,眼看著10點的車子開走,下班車,要等到下午一點半。     怎麼辦?這三個半小時的空檔該如何安排?     改變計劃吧!WSR火車站就在公車站旁邊,今天,先坐蒸汽火車,明天再去波拉克也可以啊。(WSR,是West–Somerset - Railway的縮寫,西 梭莫塞特鐵路的意思。 )       走進火車站,發現這個計劃也行不通。買票的人大排長龍,一定趕不上10點15那班車,如果坐12點25分那班,中間又有兩個小時的空檔。     怎麼辦?該如何安排?     這時候,月台旁那塊『Tourist Information』的招牌不斷的向我招手。我知道該怎麼做了,那裡,一定有我要的答案。     走出旅客服務中心,阿華立刻迎上來:「怎麼樣?他怎麼說?」     「他建議我們先搭乘Exmoor Explorer,十點半出發,十二點半回到這裡,吃個午飯,剛好可以坐一點半的巴士去波拉克。」     「什麼是Exmoor Explorer?」     「艾斯木探勝的意思。一部雙層巴士,頂上是敞篷的,從麥黑德海邊出發,繞艾斯木國家公園的精華區一圈,再回到麥黑德,途中會經過好幾座美麗的村莊,包括波拉克(Porlock)。」     「波拉克?我們可以在那裡下車嗎?」     「不能下車,只能坐在車上欣賞。時間差不多了,我們趕快去巴士站集合吧!」      (艾斯木探勝的敞蓬車頂)     ...

一生的道路 (第三十二張牌)

圖片
(麥黑德海邊)   一生的道路     不管是來往於麥黑德-波拉克之間的巴士『39』,或來往於麥黑德-林茅斯之間的巴士『300』,到下午五、六點就沒有班車了。所以,黃昏的時候我們一定回到麥黑德(Minehead),在海邊的步道上悠閒的散步。     看著遠遠的地方,幾座白色的帳篷像白色的貝殼般,在黃昏的天空下閃著柔和的光,是非常賞心悅目的一件事。     本來以為,這只是麥黑德海邊的一段徒步道路,後來才知道,這裡是『國家西南海岸路徑』(South West Coast Path Nationasl Trail)的起點。這條路全長630英里(1015公里),從從 麥黑德開始,經過 康瓦爾(Cornwall),再延伸到多塞特(Dorset)的普爾(Poole)。     根據2005年的統計資料,每年造訪艾斯木國家公園(Exmoor National Park)的人數高達三億,其中有百分之27.6(超過四分之一)的遊客是為了這條海岸線而來的。     壯麗、綿長的海岸景緻,奇特的地形,令人驚嘆不已的自然景觀,使這條道路成了徒步旅行者夢寐以求的天堂。       『西南海岸路徑』開始的這一段,也就是我們黃昏時散步的地方,是一條平坦的柏油路,走起來非常輕鬆、愉快。但是,並非整條路都如此。事實上,這是一條挑戰性極高的登山道路,沿途盡是高低起伏的峭壁懸崖,坡度變化極大。如果把所有上坡、下坡的路徑加起來,整條路的總長是三萬五千零三十一公尺,等於攀登了四座埃弗勒斯峰(Mount Everest)。     很驚人,是嗎?     即使是登山老手,也需要八週的時間才能走完全程,很多人花好幾年的時間,分段完成這個夢想, 也有人一輩子都在走,所以這條海岸路徑也被稱為『一生的道路』——The Walk Of A Lifetime。     我曾經碰到一位登山客兩次,一次在波拉克(Porlock)巴士站等車的時候,一次在伊凡谷(Ilfracombe)。他說,他每年都會來這裡徒步旅行,每...

密碼 (第二十五張牌)

圖片
  (Marston Lodge)   密碼     聖馬可路(St. Michael´s Road)是一條幽靜的山坡路,右邊是麥黑德海灘(Minehead Beach),波光粼粼的布里斯托海峽展開在眼前。左邊是一片山壁,幾棵樹優雅的伸展著枝幹,午後的陽光穿過葉子與葉子間的空隙,將淡淡的樹影灑落在地上。     我們沿著斜坡一步一步往前走,對周圍的景色無動於衷。如果,你必須拖著笨重的行李走一段山路,相信也會和我們有相同的反應。     此時,心裡只有一個希望,趕快走到Marston Lodge——我們住宿的地方,結束這一路上的辛苦。可是,我越走越疑惑;不是十分鐘就到了嗎?怎麼這麼遠?難道走錯了嗎?     山路靜悄悄的,連一個行人都沒有,偶而,一部車從身旁駛過,揚長而去,沒注意到我們的需要。好不容易,一個騎單車的婦女出現了,我趕緊抓住機會。     「Marston Lodge?」婦女從單車上跳下來,指著路的前方說:「那裡有一個大轉彎,轉過去之後再往前走一會兒,右手邊就看到了!」       看到『Marston Lodge』的招牌時,我們已經走得滿頭大汗、氣喘如牛,雙腳快抽筋了。     一個身高一百八十幾,體格很壯碩的中年男子站在停車場,看到我們,皺著眉不住的搖頭:「喔,No!No!不會吧……」     他快步走到我們面前,兩手各拎起一只行李,對我們說:「Come in,進來吧!」     進了門,他把行李放在地上,慎重其事的給我們上了一課:「Ladies,從巴士站坐計程車到這裡只要2英鎊,何必走得這麼辛苦呢?」     「在巴士站問路時,他們說只要十分鐘 …… 」     「不管幾分鐘,有大件行李的話,一定要坐計程車到預訂的飯店去。不管旅行到哪一個國家,哪一個城市,一定要記住這個原則!」   ...

WSR蒸汽火車 (第三十三張牌)

圖片
   WSR 蒸汽火車     去英國旅行,常常有機會乘坐古老的蒸汽火車(Steam Train)。     我的第一次『蒸汽火車之旅』,是威爾斯的非斯丁尼歐鐵路(Ffestiniog Railway),那22公里的乘車經驗,非常有趣,也成了我以後每到英國必坐蒸汽火車的一種嗜好。     是懷舊嗎?     我們小時候沒有莒光號、高鐵、新幹線、子彈列車這些玩意兒,那時候的火車全都是蒸汽的。所以,坐在一部慢吞吞、搖搖晃晃的火車上,聽著嗚嗚叫的汽笛聲,看著不住冒煙的火車頭,當然可以『重溫舊夢』啦。     不過仔細想想,好像並非全然如此。       有一篇 張文亮所寫的 短文,叫 《牽著蝸牛去散步》 。他說, 上帝給他一個任務,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。蝸牛 慢吞吞 的步伐,讓他非常不耐煩,所以,他不停的催牠、拉牠、責備祂,甚至想踢牠。蝸牛很無耐,只能用抱歉的眼神看著他,彷彿說:「對不起啦,人家已經很努力了!」     他不明白,上帝為什麼叫他牽一隻蝸牛去散步?     這時候,他 聞到了花香,聽到了鳥叫,感覺到微風輕吹, 最後,他看見了滿天星斗 。原來,上帝要他放慢腳步,去聞、去聽、去看、去感覺 ……     這就是蒸汽火車迷人的地方。坐在車廂裡輕鬆的喝杯下午茶,慢條斯理的欣賞路旁景色, 享受『慢』的樂趣。在這個什麼都『快』的時代,能夠『慢』是一種藝術,也是一種福氣。       來到麥黑德(Minehead),我當然不會錯過WSR蒸汽火車。WSR,是『West Somerset Railway』的縮寫—— 梭莫塞特西部 鐵路的意思。     二十世紀的前五十年,因為太多觀光客想到 梭莫塞特海岸旅行, WSR 成了一條熱門路線。公路開通以後,鐵路運輸漸漸沒落,終於在1971年劃下句點。五年以後,也就是1976年,在『鐵路資產』的推波助瀾之下,它又重振旗鼓,...

與花有約 (第二十四張牌)

圖片
  (花之城市麥黑德Minehead)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與花有約     旅行過那麼多地方,從來沒有一個城鎮像麥黑德(Minehead)這樣,一下車就『哇』的一聲,讓我們驚喜得說不出話來。     好可愛的城市!     麥黑德的主要街道(Avenue),是一條一百多公尺長的林蔭大道,從市區筆直的通往海灘,這是出發前從旅遊資訊中得知的。到了當地以後才知道,馬路中間的安全島種滿了各種顏色的鮮花,好像一座長長的花園,讓我們的心頓時五彩繽紛起來。     這條『花之街道』是麥黑德的特色。如果不是手上提著行李,我一定立刻跑過去和它們寒暄一下,或者陪著它們一起走到海邊去。     到斜坡上的Marston Lodge報到之後,我們馬上沿著聖馬可路走下山,回到市區來。       麥黑德位於艾斯木國家公園的邊緣,緊鄰著布里斯托海峽(Bristol Channel),也是梭莫塞特(Somerset)最繁忙的渡假勝地。街上旅館林立,餐廳、咖啡廳、Tea Room比比皆是,許多觀光客坐在露天茶座上,悠閒的喝著下午茶,享受這座濱海城鎮特殊的風味。      一個充滿動感與活力的城市,又散發著 一股濃濃的『復古』氣息。街道兩旁矗立著石造的房子,有三角形的屋簷,屋簷上有窗戶,屋頂上有煙囪。我們在街上閒逛,經過一間99P商店(類似我們的10元商店),街角那間賣蔬菜水果的傳統商店,充滿了鄉村風味。    (麥黑德市區的復古建築)       當然,最吸引我的還是『花之街道』。馬路上車輛很多,沒有辦法很悠閒地漫步在其中。可是,我一點都不心急,如何不受干擾的享受一個城市的特色,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。     每次,朋友看到我的旅遊照片,都很好奇:「這麼漂亮的地方,應該是很人氣的景點啊,為什麼旁邊一個人都沒有,好像妳專屬...

鄉村巴士 (第二十三張牌)

圖片
      (威得庫姆村莊的St•Pancras教堂)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鄉村巴士     把打包好的行李拿下樓,放在大門旁;跟達特木說拜拜的時間到了。Diana問我:「妳們打算坐什麼車離開?需要叫計程車嗎?」     我告訴她:「今天是星期六,271巴士有四班車經過這裡,我們打算坐10點27分的車離開。如果這個資料是錯的,我們再回來請妳幫忙。」       和來的時候一樣,雨滴滴答答地下著,我們撐著傘一步一步走向巴士站,心裡除了潮濕,又多了一份依依不捨。     早上出來散步時天氣還不錯,我和阿華打著如意算盤——早餐後,再去一趟緬那頓(Manaton),把那些『美得像天堂』的風景牢牢記住,回來之後,坐下午2點57分那班車離開。     下雨了,計劃泡湯了,我們只得提早Say Goodbye。     經過教堂前面的綠地時,忍不住停下來看了一會兒。抵達威得庫姆村莊那一天,看到一群觀光客穿著雨衣,站在那裡聚精會神的聽導遊解說,這個畫面是我在達特木的第一個感動。     這幾天在村子裡走來走去,每天都要經過St•Pancras教堂許多次,不管走到村子哪一個角落,都可以看到那座古老的、十四世紀的花崗岩高塔從綠蔭中露出來。以後要來達特木的機會微乎其微,今天,也許是此生最後一次走過這裡。     這樣想著,心裡覺得無限感傷。      (Wayside咖啡屋)       路上沒有人,Wayside咖啡屋靜靜的站立在雨中。     走到巴士站,看到候車亭裡貼著一張巴士271的時刻表,和我手上的資料一模一樣。我如釋重負;星期六的確有這四班車,我們不需要回Manor Cottage求助。 ...

挑戰特爾斯 (第二十一張牌)

圖片
    挑戰特爾斯     特爾斯( Tors ),是由大小不同、形狀各異的橫紋肌花崗岩組成,一塊一塊堆在山丘上,成為達特木國家公園特殊的景觀。     達特木( Dartmoor )的山大都叫『 Tor 』,因為地形的關係,北部的 Tors 比較多。這些『特爾斯』,有些很狀觀,有些看起來平淡無奇;有些名字很顯赫,像 Great Misto r 、Great Links等, 有些聽起來普普通通,有些甚至連名字都沒有。     那些巨大、高聳的『特爾斯』,好像原野的巨人般站立在達特木公園裡,除了讓人嘆為觀止,還成為一些人挑戰自我、挑戰極限、學習團隊精神的機會,發揮了『登峰造極』的效果。     一年一度的『 挑戰十特爾斯 』 ——Ten Tors Challenge,就是這樣的一個活動。       每年五月的一個週末,許多十四歲到十九歲的男女學生,以兩天的時間走完『十座』特爾斯。這項活動自1961年推出以後,立刻成為一股熱潮,十幾年間從起初的203人,迅速增加到2600人。主辦單位為了管理上的考量,把報名上線定為2400人,而且優先接受英國西北部的年青學生。     步行路線共有26條,按照挑戰的難度分為三個等級:     十二條『銅路線』——Bronze Routes,全長35英里(56公里),開放給十四歲到十五歲的青少年。     十條『銀路線』——Silver Routes,全長45英里(72公里),開放給十六歲到十七歲的青少年。     四條『金路線』——Gold Routes,全長55英里(89公里),開放給十八歲到十九歲的青年。年滿十七歲者,如果已經完成前面兩關,可以越齡挑戰難度最高的金路線。        達特木國家公園的特殊景觀——Tors     這二千四百人分成40...

沉默的村莊 (第十八張牌)

圖片
  (巴克蘭村莊Buckland-in-the-Moor)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沉默的村莊     自從在《全視野世界旅行圖鑑—英國》看到巴克蘭村莊,那個美麗的畫面就一直銘刻在腦海中。由於當地交通不方便,使得這個旅遊計劃一直被擱置;不過,我沒有一天忘記它,時常夢想著,有朝一日能走進這座如詩如畫的達特木村莊,站在它面前。       巴克蘭(Buckland-in-the-Moor),是達特木國家公園裡熱門的景點,村莊很小,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,村子裡只有94個居民。我想,十年後的今天,人數也不可能更多。     雖然如此,只要提起『巴克蘭』,聽到的人一定會亣大稱讚一番,沒有人會否認它的美麗,以及它在遊客心目中的地位。好像上帝從來不會否認我們在祂心中的地位一樣。     村子裡最為人稱道的,就是那幾間茅草房子。這種茅草屋頂的房子,是英國西南部鄉村的特色,有人說它好像『戴著草帽』;有人說它像個『巧克力盒子(Chocolate Box)』,也有人說,它像個『童話故事』。     Buckland-in-the-Moor ,荒野裡的巴克蘭,也許,這個名字本身就是一個童話故事吧?很難想像在粗獷、荒涼、充滿傳奇的荒野裡,有一座這麼精緻、精細、如夢似幻的村莊,好像一顆耀眼的『珍珠』。     我站在那裡,靜靜的看著,感覺整座村莊從《全視野世界旅行圖鑑》中活生生跳了出來。       昨天,Moorland Car的司機送我們來巴克蘭,把車停在教堂前面,我在附近走來走去,找不到銘刻在心裡這個畫面。在Rugglestone吃飯時遇到Juliette,她告訴我:「妳不能說Buckland,要說Buckland Haml et ——巴克蘭小村莊,司機就不會弄錯了!」     其實,教堂和村莊之間只有數百公尺的距離,我卻和它...

人生休息站 (第十七張牌)

圖片
  (緬那頓村莊Manaton)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生休息站     終於走到緬那頓村莊了!     我們慢慢的走、慢慢的看,途中還時常停下來拍照,算算時間,這一趟路程共走了四個半小時。抵達之後,我們在St Winifred教堂前的綠地逗留了一下,然後就急著去尋找Kestor Inn。     Juliette 給我的紙條是這樣寫的——到緬那頓之後,看看教堂,然後去Kestor Inn。     其實,我們也可以在教堂前面的草地上坐一會兒,或者在附近逛一逛,不一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完全遵照她的指示。不過,實在沒有力氣了,這個時候,我們最需要的是『休息站』——一個可以上洗手間、休息、吃東西、補充體力的地方。     我只能說,Juliette太善解人意了。她告訴我們:去Kestor Inn!       外面豔陽高照,所以,走進Kestor Inn以後,覺得裡面光線很暗,過了一會兒,眼睛慢慢適應了,才發現這是一間很有格調的餐廳。據說,這間Kestor Inn曾經獲得『食品衛生獎』最高榮譽——五顆星的評價,在達特木國家公園裡,獲得這個獎項的餐廳屈指可數。     也許因為那天不是假日,或者已經過了午餐時間,餐廳裡除了我和阿華,以及一個坐在吧臺喝酒的中年男子,沒有其他客人。安靜,加上氣氛,使它成為一個很理想的『休息站』。     長途跋涉之後能夠坐下來休息,是很幸福的一件事。    (Kestor Inn)       休息,不一定是靜止的狀態。看書、聽音樂、看電影、或者欣賞一場很棒的表演,都是休息。如果你坐在咖啡廳裡,音樂很吵,周圍有擾人的談話聲,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你還能安靜的看書,那就是『休息』。因為,不是外面的人在休...

五件禮物 (第二十張牌)

圖片
(無人的小路,好像凍結在中古世紀的一個角落)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五件禮物     根據寂寞星球雜誌(Lonely Planet Magazine)的報導,達特木國家公園是英國最原始的一片土地。     發現達特木(Discover Dartmoor)網站上說,遊客來到這裡可以得到五件禮物——     想得更深入(Think Deeper)     笑得更開懷(Smile Longer)     呼吸得更順暢(Breath Easier)     感覺更親近(Feel Closer)     達到更高點(Reach Higher)       有時候,我們走在一條安靜的小路上,路旁有幾間古老的農舍。天上沒有雲彩,眼前的景物卻依然明亮;路上沒有人、沒有車、也沒有聲音,好像凍結在中古世紀的一個角落。這裡的每一間房子都有幾百年的歷史,很多景物,都留下人類文明發展的痕跡。我們細細的看著、深深的想著,感覺每一塊石頭,都有它和土地之間的一份誓言。     一個寧靜安詳的下午。我們一步步往前走,路上有我們走過的足跡, 明天,不知道誰又會踩著我們的足跡,一步步往前走……   (空氣裡有青草的味道,還有草上水珠的沁涼)         有時候,我們經過一片綠色草地。你一定會訝異得停下腳步,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麗的草地?如此青翠、如此耀眼、如此舒坦、如此平整、如此沒有瑕疵。深深吸一口氣,讓純淨、新鮮的空氣流入我們體內。再深深吸一口氣,空氣裡有青草的味道,還有草上水珠的沁涼;有綠色葉子的香氣,還有葉子成長的訊息;有樹木的種種姿態,還有樹木對泥土的款款深情。       有時候,我們經過一片遼...

如果 (第十四張牌)

圖片
  (與 Stephen 夫婦合影)   如果     如果,那天在早餐桌上沒有遇見 Stephen 和Frances,我們就不可能去Rugglestone。 如果沒有去 Rugglestone 吃晚餐,就不可能遇見Juliette;沒有遇見她,我們接下來的旅程就不可能那麼精彩。       Stephen 和Frances是一對來自布萊頓(Brighton)的夫妻,和 我們一樣 住在Manor Cottage。他們開車來達特木國家公園旅行,在 早餐桌上,我們談起各人不同的旅遊經歷,聊得非常開心。      Stephen 問我:「昨天晚上妳們去哪裡吃晚餐?」     我說:「附近那家 Old Inn ,你們呢? 」     「我們去Rugglestone。離這裡稍微遠一點,步行大約十幾分鐘。他們的食物新鮮、份量多,以傳統方式烹調,不但觀光客喜歡,當地居民也很捧場,整間餐廳擠得滿滿的,好熱鬧。妳們應該去嚐嚐看!」     「那 ……就今天晚上吧! 」     「要先訂位,他們生意太好了,免得空跑一趟!」     Diana 說:「妳想約幾點?我幫妳們打電話。」     我想了一下。「幫我們約七點半好了!」     (Rugglestone Inn)       Rugglestone 的外表,讓人看一眼就立刻愛上。 一間石造房屋,一條靜謐的小溪,爬在石牆上的綠色植物,飄送著一股清新、自然的氣息。     他們的 菜單寫在黑板上,掛在靠近門口那面牆上。有些人站在那裡看 Men u ,陸續進來的客人不斷的說「借過,借過!」大家擠來擠去的,這種『摩肩接踵』的點菜方式,生平第一次看到。     我們在這裡遇到 Juliette ,很風趣、很熱心的一個人,後來才知道她是開民宿的。那天晚上,她請兩個朋友來Rugglestone吃飯,坐在...

原野的歌 (第十二張牌)

圖片
(達特木國家公園Dartmoor National Park)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原野的歌     一部計程車停在Manor Cottage門口,車身上漆著一行藍色的字——Moorland Car。我們打開車門,坐進去。     司機轉過頭和我們打招呼:「早安!妳們想去哪些地方?或者,希望我提供怎麼樣的服務?」     「我們想去達特米特、波斯布里吉,其他的,就由你決定了。哪裡值得一遊,就帶我們去,遇到我們喜歡的風景,停下來讓我們照相,結束的時候,送我們去巴克蘭,就這樣。」     「OK!」他笑著回答。車子緩緩離開威得庫姆,在潮濕的路上行駛,雨刷有規律的在擋風玻璃上左右移動,雨,靜靜的落著,落在車窗外,落在我們心裡,好像一首無言的歌。     司機一面開車,一面向我們介紹達特木國家公園(Dartmoor National Park)。這一片954平方公里的土地,形成於上古時代,被冰河時期切割成高低起伏的地形。此地不但有古生代的地質,還有新石器時代人類的遺跡,可以說是考古學的寶藏。     我們看看周圍,感覺每一塊石頭都被上帝觸摸過,每一座山丘都被上帝堆疊過,每一片草地都被上帝澆灌過,那充滿在天與地之間的,從亙古到現在一直都存在著。 (達特米特Dartmeet)   達特米特(Dartmeet)     這裡是東達特河(East Dart)和西達特河(West Dart)交會的地方,所以稱為Dart-meet,達特木國家公園也因這條『達特河』而得名。     我問司機:「整座公園只有一條達特河嗎?」     「不,這裡共有25條河流,把這些河的長度加起來,總共是137英里。」     「那麼,為什麼用達特河為國家公園命名呢?」     「I Don...